医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医院新闻>医院新闻

SCI三连发!广西胸科医院感染性疾病学科团队学术成果再创佳绩

发布时间:2024-04-10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点击:

分享到:

2024年开年以来,广西胸科医院感染性疾病学科团队学术成果再创佳绩,三篇高质量SCI论文先后见刊,标志着医院感染性疾病学科团队在结核病及艾滋病诊疗研究领域又上一层新台阶,医院将持续立足科研创新“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成果一

医院感染性疾病学科团队使用基于纳米孔的靶向下一代测序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多药耐药性取得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微生物前沿)在线发表了题为“Rapid detect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tuberculosis using nanopore-based 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a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study.”(使用基于纳米孔的靶向下一代测序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多药耐药性:一项多中心、双盲研究)的研究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刘爱梅,共同第一作者为刘桑,影响因子(IF)5.2。

世界卫生组织(WHO)《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耐药结核病(DR-TB)疫情严重。快速预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并对患者给予适当的抗结核药,是控制耐药结核病的有效方法。目前表型药物敏感性测试(pDST)是确定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金标准”,但是通常需要几周时间才能获得最终结果。Xpert MTB/RIF可在2小时内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和利福平(RIF)耐药性,但其仅限于检测rpoB基因的81-bp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中的高患病率突变。随着二代测序(NGS)和牛津纳米孔测序等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长足发展,多项研究表明,靶向NGS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用于识别分离株中的耐药性。基于纳米孔的靶向下一代测序(NanoTNGS)是在牛津纳米孔测序平台上开发的,专门用于分枝杆菌物种的检测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预测,具有更长的读长。它还可以同时检测一线和二线药物的耐药性。然而,其直接从临床标本中鉴定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或易感性的能力仍有待阐明。

本研究通过比较常规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pDST)和Xpert MTB/RIF检测,评估NanoTNGS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效果及其对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结果表明NanoTNGS可快速准确地识别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或易感性,优于传统方法。该技术的临床实施可以及时识别耐药结核病,并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结核药物提供指导。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查看全文↓


成果二

医院感染性疾病学科团队关于耐多药结核病治疗(含有高剂量异烟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也取得进展,最新研究成果论文“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igh-dose isoniazid-containing therapy for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高剂量异烟肼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已在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药理学前沿)发表,周明、刘爱梅为共同第一作者,影响因子(IF)5.6。

该研究是全球首次对高剂量异烟肼治疗耐多药结核病进行荟萃分析。目前,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流行和进展,越来越威胁着全球结核病的控制,成为WHO消除结核病(END-TB)战略的一大障碍。与普通结核病相比,耐多药结核病公众认识度相对较低,它不仅具有传染性,而且因为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高等,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和严重的不良事件。因此,更短且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医院感染性疾病学科团队通过Meta分析推断出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高剂量异烟肼给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可接受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耐多药结核病治疗(含有高剂量异烟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证据,以改善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结果。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查看全文↓

成果三

医院感染性疾病学科团队基于利福平方案、使用多替拉韦和拉米夫定治疗结核病/艾滋患者的研究近日取得重大进展,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论文“Efficacy of dolutegravir + lamivudine q.d. with food in people with TB/HIV using a rifampicin-based regimen: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ase series”(使用基于利福平的方案,多替拉韦+拉米夫定每日一次与食物一起治疗结核病/艾滋病患者的疗效:回顾性观察病例系列)在国际期刊《HIV Medicine》(艾滋病药物)发表,窦艳云为第一作者,张勇为通讯作者,影响因子(IF)3.0。

该研究总共纳入了21名HIV感染者(PWH)。所有感染者均未接受过治疗,并被告知每日随餐服用DTG+3TC。中位年龄为53岁,其中71.43%为男性。共有71.43%的感染者基线病毒载量(VL)>100000拷贝/mL,33.33%的基线VL大于500000拷贝/mL。仅1例PWH的CD4细胞计数大于200个细胞/μL,中位CD4计数为20个细胞/μL。共有16名PWH在开始基于RIF的抗结核方案后开始DTG+3TC,另外5名PWH在结核病治疗前开始DTG+3TC。所有感染者都进行了至少24周的随访,所有结核病治疗均取得成功。共有20例PWH(95.24%)实现了病毒抑制(VL<50拷贝/mL)。第24周至第48周期间检测到的所有病毒载量均低于200拷贝/mL。在开始基于RIF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后开始DTG+3TC的PWH中,除未抑制的PWH外,均在第24周时实现了病毒抑制。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CD4计数显着改善:第48周时,中位CD4计数从20个细胞/μL增加至171个细胞/μL。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

本研究初步验证了结核病/艾滋感染者与基于RIF的抗结核治疗方案联合使用时,每日3TC与食物一起服用DTG的疗效。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查看全文↓

日前,作为结核病防治领域最具权威、受关注度最高的国内期刊《中国防痨杂志》也在公众号推送了医院上述高质量SCI论文。

广西胸科医院是广西结核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及广西艾滋病诊疗控制中心的挂靠单位、广西结核病与艾滋病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国家级艾滋病临床进修培训基地、广西艾滋病及结核病临床技能培训基地、广西药品综合评价基地。医院感染性疾病学科(结核病、艾滋病)是广西成立最早、实力最强的专科。在医院党委高质量发展战略引领下,感染性疾病学科团队深耕结核病及艾滋病诊疗领域研究,学科建设取得系列成效:获批自治区重点学科、广西结核病临床研究重点(培育)实验室、柳州市临床重点专科,承担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广西重点研发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单项资助经费达510万元、广西重点研发项目单项资助经费100万元),发布实施广西地方标准3项,主编或副主编专业著作2部,承担广西药品综合评价项目2项。有3位团队成员在全国结核病临床诊疗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总成绩一等奖”等奖项。

返回顶部